Visionaries 777 & Inspekly AR coverage on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本地初創公司Visionaries 777聯席創辦人David Castaneda(右)

Full artic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房產業創新 藉物管數碼方案轉型

外地初創攻港 本地專家助「落地」

踏入科技時代,各行業紛紛數碼轉型,本地地產業亦急切需要各種以大數據、人工智能(AI)、擴增實境(AR)等技術,協助發展房地產科技(PropTech)的方案。

惟有初創認為,要將方案推向更多應用場景,仍需有賴與房地產商等機構合作,以進一步讓產品本地化及提高公司知名度。

本地初創公司Visionaries 777可透過配備了LiDAR傳感器等iPad裝置,為物業管理商及商場等商業客戶,以數碼攣生(digital twin)技術建構樓宇的數碼地圖。再通過手機網絡或混合實境(MR)眼鏡上的增強現實技術,在毋須現場安裝任何硬件或傳感器的情況下,助提供監控實時的保安情況等人力工作。另亦可應用於室內導航,以及AR工作培訓和工作指導。

該企聯席創辦人David Castaneda表示,由於其方案需依賴該企的應用程式,或以具備其核心技術的客戶端應用程式,以及手機網絡進行實時定位及監控,故應用場景中需有WiFi等具連通性的基礎設施。

他又指,雖然香港在相關方面具優厚條件,但若要進一步擴大至更多應用場景,需要企業管理層理解和嘗試新技術,「逐步走出舒適區,部署新的解決方案。」

外牆AI檢查 省人力減風險

另一來自以色列的初創公司Verobotics,則研發出可用於外牆檢查及清潔,並透過內置攝像頭和傳感器,實時建構檢測及清潔路綫的AI機器人。

由於機器人可自主操作,操作時只需一名操作員在場,以確保其運作正常即可,相關人員更可同時控制4台機器人,避免人員高空工作風險,以及節省5至7成的外牆清潔時間。

其聯席創辦人兼行政總裁Ido Genosar指出,由於香港的摩天大樓數量繁多,對該企而言是重要的市場起步點。惟外國初創要打入市場,需要有本地合作夥伴,如信和集團及置地的專家,助其產品本地化。例如香港天氣較潮濕,外牆常見的建築處理手法亦有別於以色列,機械人倘要應用在本港大廈外牆,亦需進一步調整。

針對香港需求痛點 調整方案

據悉,Verobotics透過由信和集團及置地合作舉辦的「城慧2022/2023」,更了解到香港的市場需求及痛點,決定進軍香港。另與Visionaries 777一同成為該計劃交流會的入選企業。

信和集團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認為,要推動本地房地產科技發展,需要針對初創公司的病點,不能單靠提供基金,還要用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和經驗,協助其落地。

置地公司數碼轉型及創新董事兼主管詹廷偉則強調,協助初創落地,「不是給他一條魚,而是要教會他捉魚。」透過「城慧2022/2023」等計劃,不但可以吸引海外初創來港發展,讓本地業界受惠,還可讓業界成為其助力,讓產品本地化及增加知名度。

作者:殷凱怡

責任編輯:蕭寶玲

Original article: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535489/房產業創新%20藉物管數碼方案轉型?mtc=70030

Inspekly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